未成年人非意外死亡事件频发,是否体现出我们对生命教育的缺失?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玮认为,胡鑫宇事件暴露出两大问题,一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二是网络情绪宣泄。“有人为走红而漠视一个生命的悲剧”,陈玮表示,“我们在生命教育方面,是需要补课的一代家长,但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也需要补课。”建议为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减少忌讳,在课业负担繁重、课时紧缺的情况下,将生命教育融入到现有课程体系中。
另外,中国缺乏生命教育材料,国际上的相关大纲值得借鉴,呼吁老师、家长坦荡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关注生命教育。
“胡鑫宇事件”把青少年心理教育打回原形,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一个“胡鑫宇事件”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打回原形。胡鑫宇事件,从本质上暴露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存在已经刻不容缓了。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都带来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就带来了建议,他呼吁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加强落实中小学生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和培训。可谓一语中的。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比较频繁。有关中小学生跳楼、校园暴力、抑郁等现象时不时出现在各类媒体。尤其是校园暴力事件,多个孩子围着其中一个拳打脚踢,下手之狠,让有子女刚好处于同一年龄段的父母看得心惊肉跳。这些其实都是和青少年法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分不开的。
这次“两会”,李灵作为来自最基层教育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她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提出的建议就非常有针对性。比如,虽然2021年7月,教育部就发文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在落实过程中,各地进度不一,城乡差距明显,一些乡村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缺编缺岗,专职心理教师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学校在转介患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学生到相关医疗机构时大多存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