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正迎来重大价格重估,花旗发布了比高盛更为激进的看涨报告。10月9日,花旗银行最新研报显示了比高盛更为乐观的大宗商品前景预测,预计铜价将在0-3个月内攀升至1.1万美元/吨,并在2026年第二季度达到1.2万美元/吨的平均水平。
花旗报告列举了六大潜在催化剂,可能让1.2万美元的目标提前到来,这与高盛设定的1万-1.1万美元/吨的高位震荡区间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花旗对锡价给出4万美元/吨的强劲预测。分析指出,无论是高盛还是花旗的报告均表明,市场对铜和锡的看涨情绪正在升温,其核心逻辑是宏观政策(如降息预期、货币贬值)和结构性供需失衡。
花旗在最新的《metal Matters》报告中大幅上调了铜价和锡价预测。具体而言,花旗将0-3个月铜价目标从此前的1.05万美元/吨上调至1.1万美元/吨,并预计到2026年第二季度铜价将平均达到1.2万美元/吨。尽管基准预测是2026年二季度铜价升至1.2万美元,但催化因素包括美联储人事变动、贸易协议进展、财政刺激落地以及铜矿供应下调等,这些政策与政治动向成为关键变量。
对于锡价,花旗的预测更为激进,从此前的3.3万-3.5万美元/吨区间大幅上调至4万美元/吨,并预期这一价格水平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并在2026年全年维持此价位,原因在于印尼打击非正规开采,将进一步延长全球锡供应紧张局面。花旗表示,市场能够消化近期需求担忧,并提前反映2026年两种金属更为乐观的基本面。
作为对比,高盛的观点虽然也看好铜价的长期基本面,但短期内则显得更为谨慎。高盛认为,铜价正在进入一个1万美元至1.1万美元/吨的新交易区间。1万美元的新底线由供应端的结构性挑战支撑,矿山开采难度和成本上升,导致供应增长缓慢。高盛指出,要平衡本年代后期的市场,需要启动南美的棕地项目,而这需要的激励价格至少为1.05万美元/吨。此外,人工智能、国防等战略性需求也为价格提供了坚实支撑。
高盛预计2026年市场仍有18万吨的小幅过剩,高价会刺激废铜供应增加,同时当铜铝价格比超过4:1时,铝的替代效应会显著增强,从而抑制铜价的上涨空间。高盛还提到战略储备这一关键变量,如果中美等国进行战略采购,可以吸收市场上的过剩库存,为价格提供下行保护。但若储备不及预期,价格则有跌破1万美元的风险。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